2012/12/12

我豐收的2012年






2012年,我在兩岸三地──大陸、台灣和香港都出版了著作。

一本學術論文,八本散文集。和出版社編輯無數封往來商量的電郵,充實了我教學和研究工作之餘的時間。

過去,埋首寫著、寫著,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應各地會議和演講邀請,衡量個人的能力和興趣,我寫著、寫著。

我不是正在寫,就是剛寫好;我不是完成了,就是準備中。

接受新加坡《蕃薯月報》專訪時,想到我小學二年級作文課的作業被翁慧玲導師推薦到學校的校刊發表,從此,寫作成了我生命中非常重要且珍貴的事。

去辦公室領校刊的稿費,1970年代初期的二十元新台幣,大概可以吃五碗最簡單的陽春麵。這樣的「意外之財」讓我受寵若驚,負責業務的老師卻說了:「小學生不必用筆名。」

「筆名」是什麼?

原來我的名字「很假」呀?

這樣我就可以不用想一個「真的筆名」了。

1980年代,台灣的出版事業活躍蓬勃,大大小小的出版社爭相印製新書。我有幸迎接了那股潮流,在大學的文學獎和報社的副刊展露頭角,便有出版社邀約出書。

1995年我取得博士學位,同年出版了散文集《青春祭》,告別學生時代。

正式成為專職的副教授,一年後轉任學術研究人員。

文學寫作被擠壓在學術研究的零餘角落,我不願割捨,沒有放棄,只是默默寫著。必須先站穩自己在學術界的位置,以實力證明那些懷疑我從事文學和美術跨學科研究的眼光是多慮的。

「不寫點什麼不舒服。」我的小說家朋友這麼說。我有同感。

那些曾經風光的出版社,有的結束經營;有的傳給下一代轉型發展。實體書店變成百貨公司似的;網路上什麼都能買到,書籍是商品之一。

出版的生態、讀者的品味、銷售的方式…都在改變中。

我也換了職場和居住的國家,面對「國際化」、「全球化」競爭,重新審視「寫作」之於我的人生意義,還有出版的形式和發行的範圍。

繼去年在台北里仁書局出版《遊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學術專書之後,今年我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藝林探微─繪畫.古物.文學》學術論文集,這是我2001年在北京線裝書局出版《赤壁漫游與西園雅集─蘇軾研究論集》以來,第二本直接在大陸出版的著作。

相較於先前,大陸的出版事業更加突飛猛進,一般以為「小眾」的學術論著,讀者人數其實非常可觀。近年來的「國學熱」,帶動了古典文獻、文學和文化的求知風氣。我十一月三十日在復旦大學演講時,學生告訴我,復旦大學的圖書館已經訂購了我的新書,採買之快,推動力之強,出乎意料。拜網路流通之賜,我在大陸的學術刊物刊登的論文,點擊閱讀和下載頻率之多,也是數量驚人。

即將滿八十歲的《新聞周刊》(Newsweek)宣布今年年底結束紙本雜誌,明年起轉為數位化─「電子書」已經是世界新的出版趨勢。久未出版文學創作,一是累積的作品無暇整理,二則想以新的面貌呈現。機緣方至,數位出版是我嘗試的新選擇,而且用不同的電子媒介格式。

我在香港「夢想書城」出版的電子書《紅豆書簡》和《春衫舊香》,採取的是Apple系統,界面十分美觀。在台灣Readmoo出版的《南國藝語》、《大人我要結婚》、《月光秋千》、《背對彩虹》、《飄洋過海賣掉你》和《東坡先生,生日快樂》,則適合在Google Chrome閱覽,讀者可以分享彼此的劃線註記和心得感想,讓讀書更多元和更豐富。

這八本電子書散文集裡的作品,有些是我五年來登載在《聯合早報》的專欄文章,感謝報社的編輯督促我交稿,有了時間和字數的約束,寫作較為規律。《聯合早報》在網路上發揮的影響效益,使我擴大了讀者群。讀者們寄來的電郵和信件是我莫大的鼓勵,是支持我繼續努力的力量。

我豐收的2012年,謹以小文,獻上對各位的誠摯祝福與由衷謝意。

(2012年12月30日,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