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9

和為貴

圖1 年畫「一團和氣圖」


圖2 明憲宗朱見深「一團和氣圖」



圖3 元人「同胞一氣圖」


《論語.學而》記:「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以現代的文化語境來說,就是社會的美善需要憑藉合適與和諧的行為規範。禮儀的用處在於達成平和的社會秩序;在實踐禮儀時,重要的是內心與外在都能呈現中和的狀態。

愈是經濟發展力強盛的地方,愈有可能產生貧富落差;愈是人口流動頻密的地方,愈有可能引起優劣競爭。「和為貴」的訴求,其實是肇始於諸多造成「不和」的因素,正視「不和」的存在,希冀經由公平正義達到和平的境地。

中國的民間創作裡,也透露了「和為貴」的思想。歲暮迎新,一則以避邪遠禍;一則為招喜納福,中國人用圖繪、剪紙、版畫等藝術形式,表現對於新年的祝願和歡愉。有的在門上貼神荼、鬰壘等門神的畫像;有的在窗上貼紙花;有的在牆上、家俱上貼圖樣,「一團和氣圖」,就是其中饒富意義的作品。

「一團和氣圖」(圖1)的主體是個渾圓的人形,官人、老婦、小孩的人形都有,無論是哪一種人形,同樣是笑容滿面,手裡拿著打開的捲軸,捲軸寫著「壹團和氣」。主人公雙足併攏,身軀圍成富態工整的圓圈,有的袍服上繫了如意結飾;有的繪著蝙蝠、牡丹花、祥雲紋,增添吉利的兆頭。人身的「一團」與微笑的「和氣」,組合成繽紛多彩的畫面。有的圖畫在人物的上方,還綴有「和合致祥」的牌匾。

一般認為年畫「一團和氣圖」的原型來自明憲宗朱見深的同題之作。題作於成化元年(1465)的「一團和氣圖」(圖2),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一幅結構巧妙的「三位一體」畫。乍看之下,和年畫「一團和氣」很像,是一個坦腹微笑,盤腿抵足的僧人,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有三張臉湊近一起,左側是頭頂方巾的儒者,右邊是戴冠子的道士,形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形象。

從朱見深「一團和氣圖」的題款得知,他製作這幅圖畫,畫的是象徵佛教的惠遠法師、象徵儒家的陶淵明,以及象徵道教的陸脩靜,三人聚而論道,談機深合,讓一向送客不過虎溪的惠遠法師不知不覺越過「界限」,所謂「虎溪三笑」的典故。「虎溪三笑」的喻意符合三教合一的主張,但是除了宗教之外,這位善於作畫警惕世人的皇帝還寄託了和平共存的期許,他在說明畫旨之後,感嘆道:

嗟!世人之有生,並戴天而履地,既均稟以同賦,何彼殊而此異。惟鑿智以自私,外形骸而相忌,雖近在於一門,乃遠同於四裔。偉哉達人,遐觀高視,談笑有儀,俯仰不愧,合三人以為一,達一心之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噫!和以召和,明良其類,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豈無斯人輔予盛治?披圖以觀,有概予志。聊援筆以寫懷,庶以警俗而勵世。

因此,「一團和氣圖」強調的是忘卻彼此的是非與差異,而求其和合,這和宋人說的「一團和氣」意思有不同。宋代胡安國等人輯錄謝良佐的言論作《上蔡語錄》一書,其中提到理學家程明道「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所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指的是儒者的和藹氣象。而明憲宗在上諭裡把「一團和氣」理解成不同地域的人互相欣賞,和睦共處:「山陜之人當佩服江浙之文,江浙之人當推重山陜之武,如此則文武並濟,各効所長,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普天率土,一團和氣,豈不美哉!」

「一團和氣」的主題在宗教上被「混元三教九流圖」繼承,在民間則變成平易通俗的吉祥圖畫。因著「和氣生財」的想法,民間「一團和氣圖」上的牌匾有的寫著「貨真價實」,於是有招財的意象,加上人物體態彷彿布袋和尚和彌勒佛,也接近財神的性質。

元代「同胞一氣圖」(圖3)和「一團和氣圖」的主張類似,但更充滿童趣。「同胞一氣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畫的是四個著蒙古服飾的小孩,其中三個孩子正在烤包子,手裡拿著包子,眼睛還瞪得老大看著炭爐上的包子。另外一個年紀較小的孩子,是調皮得把包子當毽子踢呢?還是包子燙手失落,趕緊追去拾撿呢?烤包子的煙氣和香味縷縷上升,可不是「同包(胞)一氣」麼?元代的族群問題不比今日單純,畫家用天真的孩童表現人們原初的「無等差」,也是以和為貴的意涵。

求財富、求安樂,總歸要先求和平。「一團和氣」,是最貼切的祈願。


(NTUC Lifestyle雜誌詢問我有關年畫「一團和氣圖」的問題,作本文以答之)
 
2009年12月27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