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9

Dr. I:新加坡教會我的事













(新加坡一般通行的大鈔是50 元,1000元新加坡幣相當於新台幣兩萬元)
(有讀者提醒,在新加坡不可以把鈔票圖樣放上網,本圖片純為觀賞說明之用,請讀者諒察,切勿下載流通)


我從來不會把自己的博士學位當成什麼了不起的事。
相反的,在家中,「博士也不會」、「博士也有不懂的」的話經常出現,「博士」的笑柄成份大於嚴肅和崇高。在社會場合,有時我連自己從事學術研究的工作、任教於大學也不想說。
沒什麼可說的,不過是一種職業。
在新加坡,我學會了自稱Dr. I。這是來新加坡三個星期之內,新加坡教會我的第一件事。
為了給孩子找就讀的學校,我上網查詢了新加坡的小學,得知有政府小學(相當於台灣的國民小學)、私立的自主小學(independent school)、自治小學(autonomous school)以及國際小學(international school)等等,林林總總的學校實在不知道如何選擇是好。拜託在新加坡的朋友介紹,我只表明交通方便為第一考量,因為在新加坡沒有車,即使有車,靠左行駛的規定也讓我望之卻步。
朋友介紹了就在任教大學附近的政府小學,雖說就在附近,由於校園很大,也不是走路十分鐘可以到得了的距離,幸好小學有校車接送,聽起來挺理想。
我記下學校的名字,查到學校的電話,打電話過去詢問,接電話女子的英語口音相當濃重,幾乎無法聽懂她在說什麼,而且她說得很快(流利?),讓人來不及聽。我放下電話,心想不能這麼貿然聯絡,打了一點草稿重新再撥,這回聽懂一些了,而且直覺對方好像是華人,乾脆問她會不會說華語。
很好,完全沒問題,準備學生的個人資料,包括:出生證明、護照正本及影本、居留新加坡證明、求學歷年成績單、預防針接種的證明書,以及父母親的個人資料。
去孩子的學校辦離校手續,教務處的老師聽說要轉學,便問轉去哪裡?我說是出國。「移民?」不是。「去大陸?」不是。
移民海外和去大陸的學生人數已經多到老師一猜就中了嗎?
「是去新加坡。」我說。
「去新加坡做什麼?」老師似乎很不解。
我只好解釋因為工作的關係…
到新加坡的第二天忙著去學校辦理我的人事手續,安排住家,換新加坡幣,申購行動電話號碼。第三天趕緊去先前聯絡過的小學申請入學。
學校果然並不遠,就在附近的政府組屋區,但顯然必須搭車才到得了。
校門外牆上的校名除了英語和華文,還有看不懂的花紋和英文字母拼音,唸不出的語文,後來曉得那是印度南方的淡米爾語和馬來語。
那天好像學校有什麼活動,在川堂間跑來跑去的學生們都穿著各自的民族服飾,華人小女孩紮起兩條小辮子,穿著桃紅色的鳳仙裝上衣和七分褲,看來華人真的挺多的。
我告訴警衛來意,被引導至辦公室,一位包著黑頭巾的馬來婦女在櫃台接待我。
「很抱歉,學校已經沒有名額了。」她說。
「沒有名額?」我嚇了一跳。怎麼會?就在一星期之前,我才從台北打過電話來問的啊。
恰好一位華人男老師經過,我再用華語問了一遍,確定我沒有聽錯。
「可是,我上星期打過電話…」
「是誰接的?」
我答不出來,當時並沒有請教她的姓名。但她告訴我應該怎樣申請,我們前天才到新加坡。
「是誰告訴妳有名額的?」他再問。
我說,通話時對方並沒有提到名額滿了的問題。
「我們這裡很搶手,而且開學已經三個星期了。」
我說,我曉得已經開學了。新加坡的學期時間和台灣不一樣,下學期是從六月最後一個星期開始,孩子在台灣唸完四年級,但是在新加坡要重讀一次四年級下學年,這些我都有心理準備,也都和孩子溝通過了。
我解釋,因為我剛從台北來,是附近某校的老師…
聽說我是附近大學的老師,他點點頭。為了取信於他,我拿出昨天剛領到的學校ID卡。
他說等一下,進入轉角另一間辦公室。
過了一會兒,他拿了一疊文件要我填寫。
「妳填申請書先,留下電話,等有名額之後通知妳。」
我坐在辦公室的角落填著申請表,孩子不耐煩地拿出電動玩具。在學校辦公室打遊戲機不太像話,我叫他先出去,校園裡逛逛。
申請表很詳細,學生個人和父母的資料,包括父母的學歷、職業都要寫,三個人的護照影印本、新加坡居留證明都要附上。
在旁邊一直不說話的孩子的爸,終於忍不住問:「能不能進得了這學校都不曉得,幹嘛寫那麼多個人檔案?」
他覺得,應該留下聯絡電話就好,能進這所學校之後,再來填寫,畢竟申請表上透露很多個人資訊,不應該輕易外洩。
我想也有道理,而且跑出去閒晃的孩子回來了,說校園不大,一下子就逛遍了。孩子一直問媽媽妳寫好了沒?我想去別的地方了。
我正色告訴他,這是為你寫的,你催什麼催?
被弄得很煩,我停下筆,問方才那位男老師:「請問在等待的後補名單上的學生很多嗎?」
「我不能告訴妳。」他搖搖頭。
我再追問:「那麼,可以告訴我什麼時候知道到底有沒有排上,能不能就讀貴校呢?」
他仍是搖頭,說:「我也不能肯定的答覆你。」
我真不想填寫申請書了。孩子的爸爸去室外打了通電話回來,說:「還是寫吧。」
他打給新加坡的友人詢問,顯然學校要過濾學生的家長,選擇優秀的學生入學,把詳細的資料告訴他們,可以幫助他們做決定。
除了孩子的資料,父母的資料也要齊全,我們去學校裡的文具店影印護照,備妥了交上。
檢查文件的是一位年輕的馬來女性,她翻了翻申請書和附件的所有影印本,又核對了正本,說:「出生證明應該要英文的。」
是了,去孩子在台北的學校辦理轉學手續時,記得所有的文件,包括歷年成績單和健康證明都要英文本,獨獨到醫院忘了應該申請的是英文版的出生證明。還有,我們三人在新加坡的居留證明目前只收到學校寄來的email附檔,還沒有去人力部辦理正式的卡片。
我向她解釋,說明日後再補,她做了記號。
這時,方才那位華人男老師又剛好經過,我向他鞠躬拜託,我任教的學校開學在即,孩子不能沒有學校可讀。並且打聽附近還有什麼小學。
他告訴我另外兩所小學的名字,提醒我那兩所小學好像沒有校車接送。
走出那所小學,有點六神無主。問孩子的爸爸,要不要再去另外兩所小學試試?他說,如果沒有校車,孩子怎麼上學?這所學校看樣子不是什麼明星學校,怎麼可能沒有名額?明明是在過濾,不讓人家馬上進得去。
我說,這只是一般的國民學校而已,何必這樣?
我打電話給當初介紹這所學校的台灣友人,原來她的孩子並不是就讀這裡,而是另一所政府小學,她每天開車接送兩個孩子上下學,那是所明星學校,很難進去。原來學校挑選好學生,過濾家長的事情並不是猜想。她說,你們短期停留,不如考慮讀國際學校,專學英語,而且國際學校的學期制和台灣的比較接近,大概七月底到八月底之間是新學年的開始,不過,要有花大銀子的預算。
當天下午,我們放棄所有原先打算辦的事,去先生新加坡友人的辦公室,聽他告訴我們代為查詢本地小學的結果。
他認識一位本地小學的校長,那所學校目前四年級還有名額,聽說孩子從台灣來,表示歡迎。但是距離我們的住處比較遠,而且沒有校車,孩子要先搭巴士,轉地鐵,再換一趟巴士。新加坡的政府小學一般上午七點十分左右到學校,七點三十分開始上課,如果就讀那所學校,孩子至少早上六點就該出門。
並且,他告訴我們,小學四年級的下學期有「分流考試」,也就是台灣的能力分班考試,依考試成績把學生分為三等。我們不熟悉新加坡的教材,如果隨便應考,被分到第三等的班級,對孩子的自信心恐怕會有打擊,接下來的求學生涯也會有不良的影響。學校老師偏愛成績好的學生,給予差別待遇,梁智強導演的電影「小孩不笨」,是很真實的反映哪!
於是我們轉而考慮選擇國際學校。先生的新加坡友人幫我們縮小查詢的範圍,例如荷蘭學校、法國學校、德國學校、日本學校等等可以不用去探聽,一來語文類型不同;二來距離也遠。
他代為打了幾個電話,再去除了幾所明確回覆沒有名額的,剩下大約六所。我覺得奇怪,怎麼連還沒開學的國際學校也額滿了?雖說是插班就讀,也沒想到那麼熱門。友人說:國際學校按規定是外國人才能就讀,而且學費很貴,學生大部分是外交官或外商的子女,前幾年新加坡的經濟一度萎縮,外商紛紛撤離,有些國際學校幾乎不能經營。最近經濟情況好轉了,前來設立亞洲分公司的外商又多起來,大概是這個緣故吧。
有了一次的經驗,我學會一打電話詢問學校是否有名額,就自稱Dr. I。說明是剛從國外來本地某大學任教的「教授」(其實只是副教授)。
這六所學校的回應不一,甚至有的反覆不定。
有一所最難理解的C國學校,打電話去時,接電話的小姐一問三不知,要我留下電話,等候負責人回覆。我說,我只是想知道有沒有名額,如果沒有,就不必再說了。她說她也不知道,還是留下聯絡電話吧。
當時我辦的行動電話是儲值卡,因為正式的新加坡工作證一直遲遲沒有發來(這是另一段long story),不能申請正式的電話,只好暫時使用價錢非常貴,連接聽電話也要付費的儲值卡電話。即使買儲值卡時店員告訴我,不必找這種特約電話服務商店,「隨便一家7-11都可以充值。」天曉得我住的附近根本找不到一家「隨便的7-11」,距離最近的,乖乖,就在十五分鐘的車程,這家電話公司的樓下。因此惟恐因為餘額不足而斷訊,經常提心吊膽,每一次通話結束就要查詢還剩多少錢。
好吧。我留下電話號碼,靜候佳音。
C國學校在我打聽的學校名單中評價最好,最受推薦,所以是我選擇的第一志願。我不喜歡腳踏多條船,如果確定沒有名額,我再另做打算。
十一點半,距離上午打電話去問已經過了兩個半小時,一直沒有佳音傳來,我查了電話,還有錢,不至於餘款不夠而不能接通。
我打電話去問,負責人去午餐了。
好吧。下午再說。
到了四點半還沒有消息,真是奇怪,難道接電話的小姐沒告訴他?可是中午我打去時,明明她說負責人已經曉得,而且知道我就是上午打過電話的Dr. I啊!
我拜託一位留學美國的友人再幫我打一次電話,免得C國學校覺得我很煩。
友人回電說,負責人已經下班了…
也就是說,我白白耽誤浪費了一整天。
我不甘心,忍不住找人抱怨。對方教我,他不回你電話,你就寫email去問哪。他們不可能連email都不回吧。
事實上我已經在網路上報了名,也沒得到回應啊。
反正還是寫email去問吧。
Email果然有用,第二天中午回信來了。謝謝您申請本校,很遺憾沒有名額…
我告訴原先教我寫email的人,她介紹一位她先生的同事,那人的太太在C國學校教中文。我打電話去求救,他說他太太還沒回新加坡。
再寫一次email去C國學校,因為對方來信說接到我的網上申請書。我看了一下email地址,這位女士(後來知道她是女性)很讓人費解吔,昨天她才回信給我,今天怎麼又說會把你孩子的名字放入名單中?到底是怎樣?
回信說,這學期沒有名額,我們把你孩子的名字放入候補名單中,大概明年一月可以入學。
開玩笑,意思是要我等半年?
我改找其他學校。
烏節路上有鄰近的兩所國際學校,驅車前往,時近黃昏。
先去看來比較大的那所,警衛不太客氣,說已經下班了,要我們明早再來。
我請教他另一所學校在哪裡?查到的地址和地圖上看到,就在隔壁。
他指了指上方,這所學校在烏節路鬧區後方林蔭道旁的山谷裡,意思是登上斜坡,沿著林蔭道,再走下來,到這所學校的後方。
走了大約十五分鐘。由於斜坡的土石階梯不平坦,高度也不一致,我後悔為了穿著整齊而腳踩高跟鞋,上上下下一折騰,鞋跟都磨壞了。
搞了半天,這另一所學校不但在前一所的後方,而且其實兩者是有路相通的。正在喘息未定,第二所學校的警衛出來招呼我們,不但和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英語我聽得懂。
仍是明日請早來的話,氣氛和態度不同,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已經被找學校弄得疲憊而煩躁的孩子當場決定就讀這裡。
孩子的爸爸必須回去工作,不能久留新加坡,臨行前還為了找不到合適的學校,兩人焦頭爛額,傷透了腦筋。寫出的幾封幾所國際學校的詢問信,回音都是額滿。我不禁向學校的新加坡同事訴苦,真的,要是早知道這麼麻煩,真是不必來了。他沒有結婚,不明白竟然有這樣瑣碎而困難的情況,說最近本地中國來的「陪讀媽媽」出了一些社會風化事件,許多學校也許對外籍學生有所提防吧。他也替我寫了email去詢問一所國際學校,對方回信說有名額,但不是城內的校區,而是分校。我打電話去問,所謂的「分校」在島的東邊,也就是說,如果要去那裡就讀,就得天天橫越全島兩回。
孩子的爸爸在機場說,你找不到學校讀,怎麼辦?
孩子說不知道。
你媽媽答應了人家來教書,不能說走就走。你要是沒學校可讀,回台北去住阿媽家,還是讀你原來的國小好了。
孩子搖搖頭,哭了。
我不要再找學校了,孩子說,這裡就好,明天我們來報名吧。
我也累了,明天來報名吧。
兩人在高島屋百貨公司的後面大吃了一頓迴轉壽司,算是慶祝嗎?其實有沒有名額還不知道呢。
第二天上午,打電話去問,沒有忘記自稱Dr. I。
歡迎歡迎,我們新學年的五年級生還有名額。
太好了!
我和孩子幾乎要歡呼起來!
約了下午的時間,帶了滿袋的大鈔,報名去也。
昨天只在校門口張望,一進去校區,才發現學校小得可憐。
比你讀的幼稚園還小。我對孩子說。
孩子沒有回話。
領導我們參觀的華人女老師好像售屋中心的sales,說著倒背如流的商品介紹。沒有給我插話打聽的機會,就把我們帶著繞了一圈教室樓。然後回到接待處,拿出申請表要我填寫。
我終於有機會問話:請問,學校的體育課怎麼辦?好像沒有運動場?
這裡是烏節區呢,怎可能搞一塊空地當運動場呢?我心知肚明,眼前只有一小片草地,安置了滑梯之類的玩具。
真的很像幼稚園。
她解釋:這裡是幼稚園和小學部,中學部在XXX,我們會專車接送學生去中學部上運動課。
校園裡掛了大約二十幾個國家的國旗,台灣的也有,這所學校的學生來自那麼多國家嗎?
她不置可否,只說:你們要今天就報名?還是回去再考慮?
坐一趟計程車來,大約是新台幣四百元。(我只是想標示出此地和我住處的距離)。
我問孩子:如何?
我不想再找學校了。他說。
我開始填寫申請表,這次沒有先前的政府學校那麼複雜,把證件拿出來,那位女老師拿去複印。
這時,孩子的爸爸剛好打電話來,問現在結果如何。
我說,在報名了,在寫申請表。
「學校如何?」他問。
感覺比孩子唸的幼稚園大不了多少,在島的鬧區,其實距離住處並不近。
「再考慮看看吧。C國學校都沒回音了嗎?」他問。
我說C國學校沒再有回音,第一所報名的政府小學卻來電話了,說有名額,要我們去考試,費用是四十五新加坡幣(相當於新台幣九百元)。我問,假如沒考好怎麼辦?我們沒在本地求學過。對方說,不及格的話,就要從低一年級開始讀。
那就是說,不是要比在台灣時多讀半年四年級下學期,而是從三年級下學期讀起。
「再考慮看看吧。」
我也覺得這校不妥,那位女老師拿複印好的文件進來,我還在電話上。我說,孩子的爸爸希望我們再考慮。
她說:「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向他說明的嗎?」
孩子的爸爸不願意說英語,我代為傳達說,我們還是再考慮一下好了。報名費一旦付出便不得退款,相當於新台幣三萬元,我們為了安頓新家幾乎花盡了帶來的錢,三萬元並不是小數目。
她臉色不大好看,很客氣地把所有的資料退還給我。
走出那間學校,我告訴孩子,明天我們再看最後一所學校,假如沒有比這裡好,我們再來報名。
這「最後一所學校」是在精疲力竭之下去參觀的。在文教區,附近都是學校,聽說其中幾所中小學還是本地的名校。環境清幽,而且距離住處比較近,更重要的是,有運動場和游泳池,像是個有模有樣的學校了。
今天必須做決定,我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喜歡,我們下午就去昨天那間。
不喜歡。他說。
帶領我們參觀的華人女老師看起來比較嚴厲,說話沒有昨天那位那麼公式化,但也讓人感覺不到親切。
我問:「為什麼不喜歡?這裡比較大,體育課有你喜歡的足球哪!」
「這裡看起來會管很多的樣子,還要穿制服。」他說。
新加坡的各級公私立學校,除了大學,都要穿制服啊,台灣以前也是(愈來愈覺得新加坡的學校像「以前的」台灣)。
孩子的爸爸又正好打電話來:「怎麼樣?今天看的這所?」
我覺得可以,孩子不喜歡。
學費呢?
大概差不多,報名費也是差不多。
「要不要再看什麼別的學校?還是再考慮看看?」
我拒絕了。
我很累了,每天都在操心孩子學校的事,一直碰釘子,我甚至想回台北!
「妳幹嘛對我發脾氣呢?是妳說想給孩子不同的學習經驗,才答應去新加坡的,妳找孩子的學校不順利,把氣出在我頭上!」
孩子在一旁呆呆地看著,我和丈夫吵架,他無可奈何的樣子。
掛斷電話,我跟孩子說:「你就唸這裡,今天我們報名!」
他只好點點頭。
報名後回家,收到C國學校的email:謝謝你申請本校,我們現在已經有名額…
什麼??
我真是氣炸了!
老天分明在作弄我,我立即打電話去確認,並且指明一定要找那位負責人女士。
前幾天妳明明說沒有名額…
「是的,可是我們現在有了。」她的口氣很平淡。
「我可以去參觀一下校園嗎?」
她說可以。今天晚了,明天再來。
報名費不退還,為了要不要拋棄那筆錢,再和丈夫商量,他也被弄得又煩又累。
算了,他說,錢是小事,給孩子找好學校要緊,明天你帶孩子去C國學校看看,報名那裡吧。既然人家都說那裡好。
我說,幾次聯絡的經驗,感覺他們很跩。
「因為我們不是C國公民吧。」他說:「妳不是講過,妳打聽的那幾位台灣人都是C國公民,有這種差別對待是很自然的事。」
等C國小孩的名額有剩下,才給別國的小孩吧。
孩子反對浪費那筆報名費,而且想到如果自己不是C國小孩,英語又不好,說不定會被欺負。
我抱抱他說,你個子那麼大,我都抱不動了,C國是文明國家,不會有人欺負你的。
好了,決定再看「最後一所」學校。
打電話去約參觀的時間,仍是那位小姐。妳必須和負責人約,由她來接待妳,她現在在開會。
我再留下電話,匆匆忙忙準備教學的事務,不知不覺竟到了下午三點。
「請問妳告訴她了嗎?她昨天說我可以去參觀。」
小姐說,告訴她了,她為什麼沒回妳電話,我也不清楚。
我又不耐煩了,這是搞什麼?
我問了學校的地址,說現在就要去報名,她昨天說有名額的。
小姐說,你沒約時間,門口的警衛不會讓妳進來的。況且,報名業務也要找那位負責人。
算了,不必了。我受夠了。
過了幾天,收到那位負責人的email:Dear Dr. I…
我們替你保留名額到明天下午下班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