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2

人間愛晚晴




































三月十二日,記去年晚晴園之遊

「夕陽憐芳草,人間愛晚晴」──李商隱

我們新加坡人還在紀念你們的國父,你們的國父卻在歷史課本裡消逝了。

1900年,孫中山第一次造訪新加坡,被英國殖民地政府拘捕,幸而得到在香港求學時的同窗林文慶營救而釋放,被判五年不得入境新加坡。
1906年,孫中山第三度抵達新加坡,住在張永福為其母親安享晚年而建的「晚晴園」,(大人路12號,http://www.wanqingyuan.com.sg/index.html),並以晚晴園為會所,成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
1908年,牛車水梨春園大戲院演出「荊軻刺秦王」,半場時黃興、胡漢民、汪精衛出場演說,鼓舞革命。
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廿九日),在黃興率領之下發動廣州起義,中藥店「余仁生」店主人余東璇的堂弟余東雄於戰役中犧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原來,在推翻一個被集權腐蝕的政權的過程中,革命者的魂魄和血液裡,也有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涓涓滴滴。
你們的先祖,在那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中,並沒有袖手旁觀。出錢出力出命,那是你們的驕傲,你們的光榮!
晚晴園令人感動和感慨的,便是以南洋為避風港或根據地的,被人淡忘的過去。
我並不要強調或刻意誇大你們的先祖和當前哪一個國家或政黨的密切關係,先人之血,已經開過自由之花,那不是僅僅為了成就一個英雄孫中山,而是成就一個時代,一個理想。
我不要過度高估那場戰役的勝利之偉大。但它的確造就了亞洲第一個號稱自由民主的共和國。讓新的曙光昇起照耀於頹萎的中國大地,你們的先祖,也曾經見證過,雀躍過,心生希望過。

而今,革命成功了,理想實現了嗎?還是,同志不再努力,墮落沈淪?

後記:
初訪「晚晴園」時,遊客稀疏,許多新加坡人也不曉得有此史蹟。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晚晴園」重新裝修後開放,暫時免收門票,並舉辦多場文化活動,一時門庭若市,創下到訪人數高峰。





沒有留言: